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王羲之《兰亭序》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考场素材的作文大全 >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

人物评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仕途担荡,官拜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今存散文二十七篇,多为书笺杂贴,以《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一作《兰亭集序》)最为著名。公元353年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一个名士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众人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辑之以为《兰亭序》。王挥毫作了是文。今存《兰亭诗》包括二十一人所作三十七首作品。文章隽爽流畅,洒脱自然,充满诗情画意,但却在诗意中创造了一种冲击老庄哲学的艺境。今存诗三首,形式上未脱离玄言诗的格调。其中《兰亭诗》(仰望碧天际)一首有较高的价值。“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颇有理趣。沈德潜《古诗源》说:“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

传世名篇

兰亭集序

【题解】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集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举行了文人集会。他们临溪赋诗,各抒怀抱,作者作序记录宴会之盛况,并“以申其志”。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关作文: “非典”不可怕暑假第一天帮外公剥笋这件事真高兴奇妙的云彩有意义的社区活动我的新名字快乐的国庆节我最喜欢科学作业帮爸爸妈妈干活

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