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夔 朝代:清朝
汉译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查看全部
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交谈,当时有个美人在旁边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败事后,被籍没入宫。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害了她原先的丈夫而把她占...查看全部
见《白石道人歌曲》。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作者过维扬时,有...查看全部
姜夔有十七首自度曲,这是写得最早的一首。上片纪行,下片志感。时届岁暮,“春风十里”用杜牧诗,并非实指行春风中,而是使人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盛况。“过春风...查看全部
姜夔,号称白石居士,终生不仕,以游历终老。所以姜夔的词多是一种个人身世的感悟。而这首《扬州慢》则是词人一首难得的感怀家国、哀时伤乱的佳作。一如常故,姜夔在这首词里也用了他常用的小序...查看全部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查看全部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查看全部
扬州自隋唐以来,即处于大运河和长江航运的枢纽地位,也是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商业发达,市肆繁华。唐末著名诗人杜牧曾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淮南道的治所设在扬州。他在这里写的关于扬州的诗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杜陵叟、小寒食舟中作、题乌江亭、别董大、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春宫曲、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推荐游戏: 【轻舟泛月寻溪转】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的下一句是什么、【高山安可仰】的下一句是什么、【君王掩面救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山公倒载无妨学[1]】的下一句是什么、 【疑是山阴雪后来】的上一句是什么、【月明白鹭飞】的上一句是什么、【徒此揖清芬】的上一句是什么、【回看血泪相和流】的上一句是什么、【范蠡扁舟未要追[2]】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