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纪》记述了周王朝兴衰的历史,勾画出一个天下朝宗、幅员辽阔的强大王朝的概貌。以及其间不同阶段、不同君王厚民爱民或伤民虐民的不同政治作风,君臣之间协力相助共图大业或相互倾轧、各执己见的不同政治气氛。
司马迁以儒家的思想观点来看待周史,宣扬了仁义兴邦的道理。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的叙写上。这几个人都是儒家理想中圣主贤臣的典范,周初那种君臣和睦的局面也正是儒家理想中的政治环境。篇中对武王着意进行了刻画,在叙写了他灭殷的过程之后,又写了他实行分封、以殷制殷等安邦定国、攘边安内的政策策略,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有宏图大略和经营之术的古代政治家形象。
周朝自成王之后,没有出现什么贤圣君主,却出现了几个昏庸暴君,司马迁对一般君主都轻轻几笔带过,而对几个昏庸暴君则给以重墨。如厉王的专利塞言和幽王的宠妇戏臣都写得像精彩的戏剧,既有历史背景的铺排,又有人物性格的展现,于严峻的形势之中,突出了他们的昏庸暴虐、刚愎拒谏,给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增添了几个精彩的形象。与此同时,司马迁还为读者展现了几位尽忠敢谏的辅臣形象。如祭公谋父、芮良夫、召公等等,都写得精彩感人。
推荐古诗:
登观音台望城、
冬至夜、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雪晴晚望、
晚晴、
长相思(一重山)、
捣练子令(云鬟乱)、
望江南(多少恨)、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