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贵知变动”,步兵的特点是灵活性大,能适应各种地形、天候和战斗形式,尤其利于险阻复杂的环境。步兵装备有各种长短兵器,攻守进退都比较机动灵活。但步兵的弱点是快速性不如骑,稳固性不如车。因此,在同车、骑交战时,最好能依托险隘的地形,扬己之长、抑敌之长。南宋初年,吴玠就是以此抵挡住金军进攻并屡次获胜的。
建炎四年(1130 年),金军进攻江南受挫,遂转为东守西攻,企图由陕入川,迂回包围,消灭南宋。九月,宋金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展开激战,宋军大败,金军进逼四川。吴率兵数千,退守控扼蜀道的要隘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决心凭险据守,绍兴元年(1131 年)三月,金将没立首攻受挫。五月,又与乌鲁、折合二博分兵并进。吴玠针对金军骑兵特点,坚阵固垒,以避其锋,待其进入路狭多石的山谷下马步行时,挥军奋战,大败金军,十月初九,金帅完颜宗弼集兵数万,自宝鸣连营三十里,企图一举打开入川关口。宋军在吴玠的指挥下,依托险隘坚垒,以劲弓强弩轮番射击,打退金军多次猛攻,又以精兵夜袭金营,断其粮道,并在其退路设伏。经过三日激战,金军兵疲粮匮而退,遭宋军伏击大溃,宗弼身中两箭,将士死伤累累,此战,是宋金战争以来宋军获得的首次大捷,鼓舞了南宋军民抗金斗争的信心。此后,吴玠又指挥南宋军民,相继取得了饶凤关、仙人关大捷,彻底粉碎了金军由陕入川的企图,胜利地保卫了川陕大门。
金军以弓马骑射见长,但西北一带山势险峻,易守难攻,骑兵的优势无从发挥。而宋军却是以步兵为主,灵活机动,吴玠之所以屡败金军,关键在于他每战都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不同特点,“必先占高原必胜之利”,健金骑兵无法施展其威力,然后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因此能够屡创强敌,多次获胜。
推荐古诗:
羌村三首、
柳、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出守桐庐道中、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
推荐诗句: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