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齐国占领燕国后,燕国人反叛。齐王说:“我很是愧对孟子。”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患。大王自以为和周公相比,谁更爱民,谁更有智慧?” 齐王说:“唉呀,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使派他的哥哥管叔监管殷商的遗国,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如果周公知道但还这样做,就是不爱民;如果不知道而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爱民和智慧,周公都没有尽量做到,何况大王您呢?我请求见孟子并向他解释。” 于是陈贾去见了孟子,见面后陈贾问:“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子说:“是古代的圣贤。” 陈贾说:“他派管叔监管殷族人,但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有的。” 陈贾说:“周公知道管叔将要叛乱而还要派他去吗?” 孟子说:“他不知道。” 陈贾说:“那么圣贤之人也会犯错误?”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错,不是很近情理吗?况且古时候的君子,有了过错就会改正;如今的君子,有了过错则任其发展。古时候的君子,他的过错,就象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时,人民就会很敬仰。如今的君子,何止是让过错顺其自然发展,而且还会编一套言辞来为自己辩解。”
注释1.畔:《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论语·颜渊》:“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这里用为背叛之意。2.陈贾:齐国的大夫。3.食:通“蚀”。《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左传·隐公三年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管子·四时》:“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这里用指为日食月食之意。
推荐古诗:
梁甫吟、
勤政楼西老柳、
白帝、
遣怀、
晚春、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甘雌伏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