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第九节翻译及注释

第九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九节全诗

译文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不是他所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够格的朋友不交往,不在凶恶的人的朝廷里做官,不与凶恶的人谈话;如果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和恶人交谈,就好象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坐在污泥和炭灰等污浊的地方上一样。推想他厌恶恶人的心理,想象他与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衣冠不整,他就会愤愤然离开,好象他将会被沾染上一样。因此,诸侯中虽然有人用动听的言辞来聘请他,他却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柳下惠并不觉得侍奉贪官污吏是耻辱,不会因官职小而觉得卑贱;他进职不隐藏自己的才干,必定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被冷落遗忘而隐逸也不怨恨,处于困窘之境也不发愁。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有美女一丝不挂赤裸裸站在我身边,又怎么能迷惑沾染我呢?’所以他很随便的遵从与她站在一起而不会失去理智,即使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孟子又说:“伯夷这个人狭隘,柳下惠有失庄严。狭隘和有失庄严,都是君子不该遵从和仿效的。”

注释1.涂炭:《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之意。2.浼:(mei美)《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淮南子·人间训》:“所浼者多矣。”《说文》:“浼,污也。从水,免声。”这里用为沾染之意。3.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鲁国大夫。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谥号,故称柳下惠。4.汙:(wu污)这里用为贪官污吏的污之意。5.佚:(yi役)《书·盘庚上》:“惟予一人有佚罚。”《逸周书》:“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论衡》:“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本义是指散失,这里用指为隐逸的人之意。6.阨:(ai碍)《左传·昭公元年》:“彼徒我车,所遇又阨。”《庄子·列御寇》:“穷闾阨巷。”《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列子·汤问》:“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楚辞·屈原·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汉书·刑法志》:“其生民也陋阨。”这里用为困厄、困窘之意。7.袒裼裸裎: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这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这里用为袒臂露身之意。8.由由然:很随便的遵从别人。9.由:《诗•小雅•宾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高亨注:“由,从也。”《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荀子·成相》:“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推荐古诗: 杜陵叟小寒食舟中作题乌江亭别董大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春宫曲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