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读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全文解读

全文解读

查看全文全诗

  一部易髓,都汇聚在《杂卦传》中。《杂卦传》言辞甚简,或以一字释一卦,或数字释一卦,或天然成韵,或信手拈来,或有心用韵,或无心用韵,错落有致,极造化万有不齐之妙,揭天地自然阴阳变化之机,教人知阴阳刚柔进退消长之理,示人合天合道进德修身之道。圣人作易,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尽显于一部《杂卦传》中。 圣人“则图画卦,观象系辞”,自羲文周孔四圣人之后,数千年来,卦象失传,卦辞之意终不得明。后世历代众贤巨儒,穷尽世智辩聪,拘玄索隐,于卦辞虽多有发明阐释,但似是而非,终不明圣意。或错解其义,如“兑见而巽伏也”,解为兑一阴现于上,巽一阴伏于下;“损益盛衰之始也”,解为损为盛之始,益为衰之始。或因难解而窜改原文,如“大畜时也”,改为大畜痔也;“无妄灾也”,改为无妄不灾也;“升不来也”改为升来也。真是“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实可叹也。 阴阳相揉谓之杂,刚柔相摩谓之揉。后世皆将《杂卦传》之杂字解为杂乱之杂,是不知夫子立言的根本。《序卦传》是就本卦内外论阴阳之消长,而参之以天道以应其变化,《杂卦传》是伏羲六十四卦大太极圆图四时变化论阴阳之消长,而合人事以显其归结。看法不同,立言自是各异。其说有合于经意者,如“乾刚坤柔”、“谦轻而豫怠也”,有不合于经意者,如“比乐师忧”,有与彖传象传序传相同者,如“恒久也”、“蹇难也”,有与彖传象传序传不同者,如“比乐师忧”、“离上而坎下”,彼三传皆无等等。细观伏羲六十四卦日月四时周流六虚之圆图,阴阳刚柔升降进退消长之理,玩《杂卦传》所系之辞则一丝不乱,一丝不紊,字字入理。千载以降,易象失传,后世注疏,汗牛充栋,非错即谬,致使一部大易,几成玄学,几成绝学。 余孜孜好易数十年,于奇门六壬、四柱命理、堪舆风水等数术均博览钻研。初读古今易书,似是而非,终无头绪。后得到中国道家全真派秘传风水真传,考之以古今名坟古墓,证之以易理数术,多有应验。始知古代风水术是易理与河洛秘奥的综合应用。后因缘聚会,有幸得到先贤秘传卦象易象数卷,欣然研读,惮精竭智,于易始有所悟,略有心得,现简释《杂卦传》之义,就教于方家同仁。 乾刚坤柔 羲皇六十四卦大太极全图中,阴阳刚柔纯与杂全备。乾卦处在全图最上,纯阳之位,六爻皆阳,故曰刚,坤卦处在全图最下,六爻皆阴,处在阴极之位,纯阴,故曰柔。左方三十二阳卦,莫盛于乾,右方三十二阴卦,莫极于坤。凡卦爻之阳,皆备乾之刚性,凡卦爻之阴,皆备坤之柔性。 刚柔二字,是杂卦传的纲领。夫子开传首释至尊至卑、极上极下、极阳极阴的乾坤二卦,曰刚曰柔以统领天地、君臣、父子、夫妻之道。传末言君子小人,圣人立传之意。示人道尽合天道之意可见矣。 比乐师忧 比当大雪之中,其九五一阳已出坎之上中,无险可忧,只隔剥坤两卦,便自入内而为复,故乐。师当秋分之初,其九二一阳,尚未出坎之内、中位,有阴可虞,去复卦隔十六卦,路途遥远,阳自此不得处内卦之中,出而向外,自此出少阴之宫,进太阴之宫,故忧。同此五阴一阳之卦,其忧乐之情,因其所处地位不同而异。比乐其阳有入内之机,师忧其阴有大盛之势。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临当春分之末,内卦二阳初长,三四五六诸爻之阴,俱将就消,阳便容纳得它,可以不用理会,所以或与。观当大雪之初,外卦之二阳并出,初二三四之阴,欲留莫挽,盖阳不与阴争,自家要去外出,所以或求。 同二阳四阴之卦,其义固自不同。临虽四阴处上,其势在阳升之时,二阳内升,其权在阳,可从容听其阴之自消,任其自去,故曰或与。观虽二阳处上,其道似犹可行,然四阴内盛,权不在阳,阳难久居而出外远去,故曰或求。

推荐古诗: 村舍燕长安古意洛阳女儿行漆园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念奴娇(水天空阔)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