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在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在两个“声”字叠用。奇在雨声之外,又有荷声。荷声乃其叶盖之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
  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阕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了。凉波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写透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下阕写室内景象,以精美华丽之物又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人间境界,连燕子也飞来窥视而不忍打扰。结尾两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艳而不俗。
         
                   
                    推荐古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南陵别儿童入京、
秋下荆门、
日出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捣练子令(深院静)、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