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介绍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唐寅介绍

唐寅介绍

查看唐寅全诗

  唐寅(yín)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被革黜后,遂漫游名山大川,后筑室于桃花坞,致力于绘画。生活放浪,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收藏图书和书画富为一时,文征明赠诗有:“君家在皋桥,暄阗市井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每夜读书一卷,用朱黄识别于书旁。每阅一卷,写山水、人禽、竹木,或书小诗,或记月日。藏书楼有“梦墨亭”、“学圃堂”等,所藏以宋元版本为多,如收藏有成玄英注疏《庄子》20卷,北宋佳本;《三辰通载》为南宋精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为宋刻本中佳本。藏书、藏书画印记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梦墨亭”、“学圃堂珍藏书籍”、“唐居士印”、“梦墨亭六如居士”、等。他不仅有较多藏书、藏书画印,更珍贵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较多的亲笔题记,如“苏台唐寅子畏学圃堂珍藏书籍”、“晋昌唐寅醉中读”、“唐子畏梦墨亭藏书”、“吴郡唐寅桃花庵中梦墨亭书”等。

推荐古诗: 客中作恨别隋宫登鹿门山怀古过故人庄别薛华过香积寺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七律(九嶷山上白云飞)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留余地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 不吝指教  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