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象及时雨那样让人变化的,有成全其规律的,有使人能通达于节制节度的,有解答疑难问题的,有私下学习而学得很漂亮的。这五种,都是君子所以教育人的方法。”
注释1.财:《易·泰·象》:“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孟子·公孙丑下》:“无财,不可以为悦。”《荀子·天论》:“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杨倞注:“财,与裁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财,假借为裁。”这里用为“裁”之意。[裁]:《淮南子·主术》:“取民则不裁其力。”高诱注:“裁,度。”《楚辞·惜誓》:“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王逸注:“裁,制。”《尔雅·释言》:“裁,节也。”郝懿行义疏:“裁者,制也。”《国语·吴语》:“王曰:‘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予之,救其不足,裁其有余,使贫富皆利之。”这里用为节制、节度、度量之意。2.淑:“淑”假借为“俶”。《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王风·中谷有蓷》:“遇人之不淑矣。”《诗·曹风·鳲鸠》:“淑人君子。”《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怀允不忘。”《尔雅》:“淑,善也。”《荀子·劝学》:“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楚辞·招魂》:“九侯淑女。”这里用为善良、美好之意。私淑:古人敬仰某一个人的学问,虽然没有得到他本人的亲自传授,而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私下学习,于是便称为私淑弟子。3.艾:《诗"小雅"小旻》:“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国语·晋语》:“国君好艾,大夫殆。”《孟子·万章上》:“知好色,则慕少艾。”这里用为漂亮的人之意。
推荐古诗:
谢公亭、
玉阶怨、
杨柳枝(一树衰残委泥土)、
九日齐山登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采莲曲、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青松(大雪压青松)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爱莫之助 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