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简析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简析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简析

查看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全诗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最后,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如果不是从考证的观点出发去判断正误,而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那虽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亦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宜于一气读下。

推荐古诗: 新安吏过勤政楼溪居黄花川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荒村(村落甚荒凉)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然无色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