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一只红烛,烛焰微微颤动着,显得弱不禁风。就是在火花出现的那一刹那,注定了红烛的命运,但也给这漆黑的房间带来了一线光明。
烛身忍受着疼痛,淌下了一行烛泪,微弱的烛光向每个被笼罩在光明中的人展现着它的过去:它曾经是何等的辉煌,在豪华大殿里,它和伙伴们给多少人带去过光明,带去希望——尽管那是疼痛的,但它感到那是充实的。可是后来,人们不再需要它了,它被人们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里。它孤独的生活着,它不会再经受那剧烈的疼痛,但它却感到无比的空虚。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个岁月,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人们发现了不起眼的它,于是,沾满灰尘的烛芯再次燃起了火花,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红烛有种欣慰的感觉。火焰吞噬着红烛的生命,烛焰颤动得更厉害了,似乎已不堪忍受这样的疼痛了,但它仍然坚持到最后,最后——那一点微弱的火花也消失了,一切消失在了时空的隧道里,它的生命之曲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但回音却久久的回荡着,回荡着……
相关作文:
学骑自行车、
春天来了、
我的妈妈是傻瓜、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养蚕宝宝、
一次内心的剖析、
收拾书包和书桌、
家长会前、
学滑旱冰、
我喜欢我的书桌
标签:红烛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